以“茶”為主題的教育內容、以“茶”為主題的廉政景觀、以“茶”為主題的文藝創作……今年黨風廉政宣教月活動啟動以來,五峰立足本土特色,不斷挖掘本地紅色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中蘊含的廉潔元素,打造獨具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淬煉黨性、提高修養,推動廉潔教育入心見行。
繃緊“廉”之弦,7000干部接受教育
2023年上半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紀委監委結合本地案例,對“茶鄉清風”警示教育基地相關內容進行了第三次更新,還組建了33人的“茶鄉清風”警示教育宣講隊,充分激發年輕干部在清廉文化建設中的創造力和主動性,為全縣黨員干部講好“警示教育課”。
講解前,作為“茶鄉清風”警示教育宣講隊成員,方昱翔系統學習了基地建設的理念以及案例背后的故事。他說,通過深入學習,不僅為生動解說奠定了基礎,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將‘茶鄉清風’警示教育基地作為重要陣地,開展全覆蓋警示教育,旨在用身邊人身邊事釋法明紀,增強廣大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看到曾經的身邊人走上違紀違法道路,深受觸動。一定要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嚴守底線,不越紅線。”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后,無數黨員干部感觸至深。
據了解,該基地現已接待各類參觀學習近300余場,近7000名黨員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
拓展“廉”之窗,清廉熏陶融入日常
走進五峰漁洋關鎮曹家坪社區廉政文化口袋公園,廉潔正道、廉政文化古籍經典、廉政石書……吸引著不少居民前來打卡。“廉政文化口袋公園離家近,可以經常帶孩子來玩,處處都能感受廉政文化教育,非常有意義。”居民曾鳳琴表示。
曹家坪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趙銀介紹:“廉政文化公園融入了崇陽古樹、青崗嶺、簸箕山、漢陽橋、貓子洞等地域文化元素,讓地方文化、自然景色、人文景觀巧妙地融入廉政教育,增強了廉政教育的感染力。”
曹家坪社區廉政文化公園是縣紀委監委因地制宜深化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個縮影。將廉潔元素融入日常,全面拓展廉潔文化教育窗口,實現了紀律教育、環境美化和便民利民的有機結合。
此外,五峰還借助蘇維埃遺址、紅軍第二軍團指揮部等革命舊址,推出了紅色文化“廉”廊;依托茶馬古道、茶博館、宜紅茶舊址,打造了廉政文化系列景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住建局總工程師黃大勛表示:“在規劃時就注重將清廉文化融入城鄉建設,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
唱響“廉”之聲,潤物無聲深入人心
“自廉潔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積極響應,目前已征集到相關書法、繪畫、文學作品、手工制作、影視等作品100多件……”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介紹。
在黨風廉政宣教月活動中,該縣通過創作《廉鏡》《我是一樹新茶》《來得及》等廉政文藝作品,借助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進鄉村等活動,讓清廉文化走進群眾生活。
同時,五峰全縣各地各單位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以及黨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動、重要人物和黨章黨規黨紀等內容,以“身在大山、心向沿海”夜學、支部主題黨日、“屋場會”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廉潔文化我來講”活動,讓清廉文化入耳、入腦、入心。
“要扎實開展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鍛造敢抓敢干的‘硬肩膀’、善作善成的‘寬肩膀’、擔重擔難的‘鐵肩膀’,為加快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示范縣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障。”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委書記李倫華表示。(三峽日報通訊員 張祖政 宋梓涵)